以“民声”定“民生”
2023年南充市
30件民生实事出炉
川东北金融中心。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洪源 摄
一份民生实事清单,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5月22日,记者从市政府办获悉,经七届市委常委会第78次会议、七届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全市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据悉,今年南充市实施的30件民生实事计划安排资金121.84亿元,着力解决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领域的民生实事。
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期待,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不懈追求,每年统筹实施30件民生实事,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按照工作安排,自去年10月开始,市政府办公室围绕“开门办民生”思路,按照系统思维、聚焦重点群体、一以贯之、量力而行的原则,对拟纳入2023年民生实事的项目进行了评估甄选,并最终形成了《实施方案》。
将军大桥。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洪源 摄
方案谋划编制过程中,经过线索征集、研究论证、项目申报、市领导初审、意见征求、沟通确认等程序,有效提高了民生实事项目选定工作的透明度、开放度及群众参与度,确保真正把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民生实事选准、办实,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据悉,2023年全市拟实施30件47项民生实事(省定民生实事27项、市选民生实事20项),既涵盖了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民生大事”,又有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等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
南高临江校区。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村铭 摄
记者梳理发现,“教育”成为《实施方案》中的“高频词”,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我市将新建、改扩建600个普惠性托位,持续扩大全市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支持建设19所公办幼儿园;向3.8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生按平均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助学金;为2.19万名进城务工人员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就读学校提供经费保障;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室250个……
“就业”仍然是关注焦点,内容包括促进城镇新增就业、脱贫人口就业以及开展劳务品牌培训等。与此同时,为更好服务一线劳动者,我市将建设230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为广大劳动者打造“温馨港湾”。
“激荡青春·创业南充”知名高校引才活动。
在“医”和“养”方面,我市将提升150张现有农村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护理能力,增强县级失能失智老年养护院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功能;推进老年助餐网络建设,开工建成老年助餐网络项目5个;提高514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为4.75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服务;适度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保障标准低限,兜紧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南充市中心医院江东院区。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村铭 摄
2023年南充市
30件民生实事
宜居南充。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洪源 摄
幼有所育
一、助力儿童健康成长,提升儿童关爱服务质量
(一)新建、改扩建600个普惠性托位,持续扩大全市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二)支持建设19所公办幼儿园
(三)减免非民族自治地区2.86万名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孤儿、残疾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学前教育保教费
(四)支持建设1个基层未成年人保护阵地,提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