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导航

闽人智慧丨福建一尾鱼能卖10万元,凭什么?

作者: 龙猫 发布时间: 2023年03月08日 16:37:18

  它丑萌丑萌的

  却被称为

  “金鳞仙子”

  最贵的一尾可卖近10万元

  2月17日

  全球首发的

  “福州金鱼”IP形象

  再次向世界“安利”了

  这只可爱小鱼

  论金鱼养殖

  福州人最拿手

  福州是“中国金鱼之都”

  “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

  五百年来,闽人以智慧和勤劳,不断打响福州金鱼文化品牌,持续做强福州金鱼产业,连续创造多个第一:金鱼年产值全国第一,高端金鱼年出口全国第一,金鱼养殖自动化程度全国第一,金鱼品牌影响力全国第一。

  古为“盆鱼”

  金鱼

  是世界著名三大观赏鱼类之一

  发源于我国

  已有1700多年养殖历史

  我国有三大金鱼流派,分别是北京宫廷金鱼、苏杭金鱼和福州金鱼。

  福州人养殖金鱼可追溯到五百多年前。

  1501年,明代方志学家黄仲昭的《兴化府志》(兴化府即今莆田)记载:“金鱼自福州移来始有之。”1613年,《福州府志》记载:“金鲫能变幻,可蓄盆中,俗称‘盆鱼’。”

  清末,郭柏苍《闽产录异》中记载:“‘盆鱼’即金鱼,福州南台银湘浦(今广达路与学军路交叉口附近)业此者数十家。俗以蓄于盆中,故呼‘盆鱼’。”

  西湖是福州金鱼的摇篮。20世纪50年代,在金鳞小苑展出的福州金鱼曾是西湖十景之一,这也成为几代福州人的美好回忆。

市民在福州市西湖公园举办的金鱼展上观赏拍摄。图源新华社

  那么,福州人为何爱养金鱼呢?据福州国潮金鱼博物馆创始人黄林青介绍,金鱼凝聚了福州人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福、雅等美好理念的追求。

  金鱼背后的福文化

  “鱼”与“玉”“余”同音,金鱼被赋予“金玉满堂、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在古代,还寄托了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

  观赏

  文人雅士常用金鱼点饰家中庭院、水榭鱼池。三坊七巷便是福州金鱼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可见玩赏金鱼的遗存。比如,宫巷内11号的沈葆桢故居,客厅前后为天井,置盆花和金鱼缸。冰心在《我的故乡》一文中也写道:“院里有一个池子,那时福州常发大水,水大的时候,池子里的金鱼都游到我们的屋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