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次洗澡,每月一次驱虫,半年一次体检……越来越多的宠物走进家庭,带来的不仅是情感陪伴,还有每个月的固定消费支出。近年来,合肥宠物市场热度升温,年轻人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宠物消费也不仅仅局限于“吃饭”“看病”,写真、保健、保险……消费趋向趋向多元化、精细化。
小狗“颗粒”
带它回家 宠物走进更多家庭
逛街捡了条狗,在女儿的泪水攻势下,市民孙女士成了一位“养狗人”。体检、打疫苗、买狗粮、狗笼、狗窝……全家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养狗以后她发现,原来身边养宠物的邻居、同事居然这么多。“坐电梯经常遇到遛狗的邻居,家门口的宠物医院周末洗澡要提前预约,约晚了会排不上。”
家住省城包河区的胡女士也是因为“孩子喜欢”养了一条柯基。两年多来,小狗陪伴两个女儿长大,已经成为重要的家庭成员。“喂食、喂水、洗澡、遛狗,很多工作是孩子们完成,她们很喜欢,也培养了责任心和爱心。”
今年25岁的小常在省城一家媒体工作,养狗已经两年多。“2020年我在准备考研,在一家工厂遇见了小狗阿黄。”彼时阿黄被一只小黑狗踩在脚下,在饭盆前为了一口狗粮苦苦挣扎。“不知怎么,就想到了自己,把它带回了家。”现在阿黄不仅占据了他的微信头像,还赢得了全家人的喜爱,“在家里很有地位。”
2021年《中国宠物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镇养殖犬猫已经超过了1亿只,宠物饲养率达到17%,发达国家水平大约是在40%以上。康和宠物医院院长刘宁宁从业近十年,她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现在人们养宠物已经不是过去“看家护院”的需求,主要是悦己和情感陪伴。“从种类上看,猫犬依然是主流。异宠也有,但仍然相对小众,兔子、仓鼠居多。”
5岁的小狗团团穿着新年装
为它花钱 “单狗”月花费四五百不罕见
付出情感的同时,宠物主人还要为这份喜爱花钱。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宠物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宠物饲料(食品)分会会长、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20年我国宠物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4900多亿元,已成为继欧美之后的第三大服务市场。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
养宠物,每月要花多少钱?在刘宁宁看来,宠物消费实在是“丰俭由人”,“穷养”“富养”的都大有人在,各有各的养法,各有各的乐趣。胡女士自认为自己养狗属于“穷养”。“试了很多种狗粮,它都拒绝了,更爱吃饭,狗粮钱省下来了。”但每次洗澡一百多元,买零食、买衣服、节假日寄养等费用加在一起,每月至少也有三百元的花费。
市民小常没有精确计算过每月养狗的花费,但他给小狗买过的东西着实不少。“各种狗玩具,每次看到新奇、好玩的,都会买给阿黄,一个几十元。”狗粮、瀑布饮水机、营养膏、磨牙棒、四季狗窝、专属凉席、除臭剂、专用消毒液……阿黄还有自己的软毛毛巾,一条洗澡一条擦脚。“大致算下来,每个月的花费可能在五六百元。”阿黄最大的消费还不是这些。两年来,它因为尿结石、绝育等去了好几趟宠物医院,两次手术和检查费用加起来近万元。
市民王先生养了四只比熊犬,每次遛狗相当“拉风”,但花费也不少。“洗澡一个月一次,每只狗35元。狗年龄大了毛病越来越多,看病做个CT就可能大几百元。如果是大病,合肥治不了,去外地花费就更大了。”王先生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每个月固定花费至少一千多元。
合肥某大型超市销售的猫狗饲料和零食
需求多元 宠物“伙食”就让人看花眼
家住合肥政务区的黄女士为女儿养了两只小仓鼠,仓鼠10元一只,笼子要两三百元。仓鼠长大了发现不能合笼,还又买了一个笼子给它们“分居”。仓鼠虽小,花钱的地方可不少。笼子里要放垫料,上厕所要买尿沙,要买专用的鼠粮,吃饭要用专用小碗,喝水有小水杯,开心玩耍还要买跑轮。“网上还有不少网友给仓鼠搭建生活场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主题,都能找到相应的产品。”